正是人间四月天,一睹《四世同堂》颜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自认为一生中创作的最好作品。同样也是我近期读的最好的一步文学经典著作。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人。先生自小品学兼优,才学出众,一生一直处于呕心沥血地忘我工作当中,致力于深刻揭示当时社会的现状,表现伟大的民族思想和底层大众的典型形象。不幸的是,1966年,先生因不忍“文革”的迫害而自沉太平湖。纵观其一生,老舍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四世同堂》创作于七七事变之后,当时的中国民众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中国共产党的引领,帮助人民脱离苦海,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品即作于这一时期,也深刻反映着这一时期劳苦大众为实现生存而进行着的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改变。

01

邪不压正慨而慷

本书是以祁老太爷这一四世同堂的家庭为主,以卖国贼冠家、丹心志士钱家等胡同民众为辅,着力描写不同心态,不同人生价值观的北平民众是怎样地驱使生存的马车。祁老太爷是传统的北平老人,自以为“有事不过三月”,三月过后,又是一片艳阳高照,可抗日战争发生的诸多事情,让他改变了这个想法,也由传统封建的老者变为抗日的支持者!祁老太爷有子叫祁天佑,是家中店铺掌柜,理解孝顺父亲、疼爱三子。其三子,大子祁瑞宣,二子祁瑞丰,三子祁瑞全。

瑞宣是五千年传统自带的长房长孙,心向光明,但由于身份之特殊,家庭的重担使他只能委曲求全,理想向现实低了头,因此这也是他力挺老三加入共产党的信念所在。其妻韵梅对其处境有深刻理解,因此在这个大家庭里处处也都能置办得有条不紊,深得祁老太爷的赞同。从老大身上看到了封建传统思想与青年新思想的碰撞,也看到社会制度对老大的迫害,不可不叹息怜悯。老二瑞丰呢,本身好面子,却又无所事事,而娶了好吃懒做的胖菊子,俩人更是不顾家庭实况挥霍无度,最后却总是让本就可怜的老大背锅,实在令人语塞。最后的结果是,这一对冤家还攀上了大汉奸冠晓荷和大赤包夫妇,当日本人的走狗,结局惨烈。老三瑞全,是新时代新青年的典型代表,有着先进的思想理念,激进向上,最终在老大支持下逃出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最终见证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然,另一方面,冠晓荷和大赤包夫妇纯粹是丧尽天良,认为一朝天子一朝臣,做日本人的臣就是荣华富贵都在身,不顾一切地巴结日本官员,残害小羊圈里的同胞。做走狗期间更是告发了身为文人但又极其刚烈丹心的救亡图存者钱默吟先生,让其遭受了日寇的严酷惩罚,但钱先生最终仍然凭借一己之力促成了小羊圈中有觉悟的人醒悟了!大汉奸冠晓荷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高弟,二女儿招弟。高弟自小不受大赤包待见,日积月累的痛苦,让她在钱先生的感召下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抗日道路,这是光明之路。而招弟长期跟着冠晓荷夫妇,所见所闻都是透着汉奸和迂腐之气,当最终冠家也被日本人抄了时,招弟荣华散尽,一落千丈,阴差阳错成了日本的特务,最终死于老三瑞全之手!有趣的是,瑞全正是招弟当初心心念念的心上人,她最终死于心上人之手,也可戏称“死得其所”。当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一切是非忠奸也都尽收眼底,人民的胜利才是最终的胜利,百姓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02

妙语留白风起时

纵观全书,老舍先生以小见大,于小羊圈中十几家庭的悲欢离合来折射了整个中国社会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如何地生存挣扎!于平静如水的小生活中展现波澜壮阔的大世界!另外,其语言特点鲜明,处处透漏着北京风味,充满着真情实感,辛酸苦辣甜,让人一会儿愁肠百结,一会儿豪情万丈。最后的最后,书的末尾以一句:“起风了!”结尾,颇具回味色彩,这风,是胜利之风,正义之风,和乐之风,欣慰之风,当然,更多的是,党带领人民走向更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风!这风一千个人可以有一千种理解,留白之法的妙处就在这里!

不得不说,老舍先生的手法,为这本书披上了一层金缕衣,让那个年代的故事,在今天,仍然为我们所知晓,所活生生地感悟。那个年代的波澜壮阔和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那些人们的不屈抗争和汉奸们的恬不知耻,当是先生想展现给我们的现状吧!再观当今之盛世,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当今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九万里风鹏正举,七十载长风破浪,人生踏浪终须有,脚踏实地为先究!只要心中有光,哪里都是方向!让我们不负韶华,只争朝夕,总有一天,会取得自己人生的四世同堂,事业的四世同堂!

看,起风了!

作者:墙里秋千墙外道


作者按:

四世同堂,是多少老人的愿望和向往,在老舍的笔下,这位老人确实达到了这个愿望!可这就是美好的了吗?或许,不同的时代下,这是灾难的开始,斗争的开始……